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2025-04-15 04:46 点击次数:185
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曾是无数学子心中的“白月光”。这里走出了无数外交官、翻译家和跨文化使者,他们用语言和国际化的视野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全国外语类院校的招生开始遇“冷”,分数线逐年走低,曾经的“香饽饽”似乎不再炙手可热。
这对于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们来说,是机遇还是“天坑”?今天就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分数线和就业情况入手,分析个明白。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外贸经济打开了国门,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而上外也抓紧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新的语种和新的应用学科专业。自1993年以来,相继开设了国际会计、涉外秘书、广告学、信息技术、广播电视、国际政治、外交事务、公共关系等一批专业和课程,培养了一批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这批90年代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也为我国的外交外事外贸和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剩余63%2000年后,上外迎来了办学史上的再一次飞跃。为了服务和对接国家的战略需要,适应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对高水平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上外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再一次进行了大升级,从培养语言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情怀、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强的国际型创新人才”自2008年初开始,上外正式启动了“国际型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2018年,上外在陕西省的最高录取分是634分,省排位次290位。那时的上外是无数学子心目中高攀不起的“白月光”。
但从2022年开始,这座老牌名校的招生形势却不容乐观。2022年,上外在陕西省的最高分已降至591分,省排位次676位。386位的排位差是否说明语言类大学的“黄金时代”是否已经结束了呢?
上外在校史上多次的飞跃发展可见这所学校拥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布局。这次科技浪潮中,上外依然早早洞察——将学科迭代升级、对发展转型布局,已然在“巨浪”中站稳脚跟。
也许近年来国内外语类相关院校的就业前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是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上外,没有受到影响!
2024年6月,上外学生就业处的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说道,“上外的高质量就业是上外的一大优势,就业率连续3年在上海市高校排名第一。”
上外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开设了“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上外的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希腊语等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在涉外企业、国际组织等领域的需求量显著上升,2024年相关小语种专业的就业率均达到100%!
2024年上外再次发力,宣布首批9个微专业开启招生。这些专业全都紧密结合当下科技革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国家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拓展和强化专业与课程建设。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外语能力依然是个人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外作为外语类第一梯队的高校,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而易见。在小编看来,分数线的起伏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更是“捡漏”的最佳时机。
发布于:陕西省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